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旅游 > 云南 > 旅游攻略 >

风花雪月知多少——自在漫行中的大理、丽江之一

搜趣旅游网 http://www.so766.com 时间:2016-04-19 16:00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周遭更替着陌生的风景,脚步丈量远方。我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背包客,我只是在旅途中猛然发现,人生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那一天下午,我旅途中相识的美女月儿,身披一块淡黄色的围巾披肩,就在客栈边晒太阳,边泡着云南滇红,赤褐色的芽儿在滚水中翻腾,到第四泡茶时,终于等来了还未谋面的我。
       在这初冬的季节里,怀着“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期待,我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大理、丽江,寻找滇南的风、花、雪、月……
苍山:谁与我共云游
       大理之西,雄峙苍山,南北走向,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25公里。趋车前往,远眺苍山,原野无际,拔地而起,崇山峻岭,莽莽苍苍。
       苍山上有十九峰,最高峰马龙峰海拔4122米,下有十八溪,下泻东流注入洱海。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
苍山有雪。因海拔高、气温低,苍山山顶积雪较厚,长年不化,即使到了夏季也是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我虽未登顶,却乘感通索道,走了一趟苍山玉带云游路。云游路位于半山腰海拔2600米处,全长16公里,宽度约2.5米,均由青石板铺就。
       云游路上,空气清爽,景色秀丽。它象一条珍珠链,把个半山的风景点桃溪、风眼洞、龙眼洞、七龙女池、青碧溪、感通寺连接了起来。你尽可以边漫步边赏景,再望脚下的苍山大峡谷,林木葱郁,谷深溪清,一览无余。
       路上游人稀少,我就这样在“云横玉带”上徜徉,体会着明代诗人所说的“一望点苍,不觉神爽”的神游之感。
洱海:看不厌的五光十色
      才下苍山,又近洱海。一个浪漫的早上,在洱海边下末村依海而建的云海居客栈,我倚着扶栏,歪着脑袋,晒着太阳。时而看云卷云舒,看幽蓝湖水,看青黛远山,时而听细浪拍岸,听鸥鸟啾啾……难怪有人说,来大理,只有两件事可做:闲逛和发呆。
      洱海是一个高山湖,但在当地人眼中,它就是浩瀚的海,加上形如人耳,故名洱海。据说,每当风和日丽的夜晚,仰望天空,玉镜高悬,俯视海面,万顷银涛,一轮明月在海中随波飘荡。这就是著名的“洱海月”胜景。
      那夜没有月亮,客栈义工小杨建议,明早7点40分可以看日出哦。于是,晚上我便枕着洱海微澜声入梦。一早醒来,拉开窗帘,推开门,日色正朦胧。
      等待日出东方的那一刻,空气格外地清爽。海面上一条渔民的龙船由远及近,涉水而来,水纹在身后拖成长长的鱼尾巴,渔网在天空划一道优美的抛物线。又有近处两只鸬鹚亲热戏水,低声细语,你的心就更潮润、洁净了。接着,在洱海边的客栈二楼阳台上,任由身体沐浴在清晨的朝阳中,让精神恣意铺开,让诗意地泊在水面,无论方向。
      和洱海一同入眠,也一起醒来。第二天,便跟随汽车司机师傅去环游洱海。
      洱海西路,龙龛码头一片繁忙,偌大的白色豪华游轮载满了即将环游的四方来客。不大的才村有个洱水神祠,自唐以来就供奉着洱海龙王,福佑一方村民。喜洲古镇,一代喜洲商帮倚靠着茶马古道,辛勤创业,赚得盆满钵满,回乡建设家园,成就了独特的白族建筑群落。
      洱海东岸,双廊镇商业气息如此之浓,当然寻找不到玉几岛月亮宫、太阳宫里神仙般的女主人。挖色镇的湖心小普陀,小巧玲珑,香烟袅袅,真正净土一方。
      120公里的车程,一路环湖,一路风景。眼前的洱海似乎没有一丝杂质,湛蓝如宝石。再配以海边黄绿红色交杂的树林,或自然天成的枯枝朽木,或风格不一的特色客栈,海之胜景令人心旷神怡,一如男女邂逅,一见钟情,相见恨晚。
玉龙雪山:为你远道而来
      苍山有雪,却无缘得见。玉龙有雪,专程造访。小车沿白沙古镇方向行不久,就看见了玉龙雪山。由于天阴云厚,群峰若隐若现,大有可望不可及之感。
已是初冬的12月,寒气袭人透骨。山脚下买了一个氧气瓶,租了件大红色的滑雪大衣,我就乘上了上山的索道。9点多,游客不少,山上一点一点的红色就是涌动的人群。
      玉龙雪山的豪迈和雄伟早已耳闻。据说,终年积雪的山峰由北向南排列成13座高峰,在天幕的衬托下,宛如玉龙凌空飞舞。明朝丽江第八代土知府木公土司《题雪山》中写道:“郡北无双岳,南滇第一峰。四时光皎洁,万古势龙从。绝顶星河转,危巅日月通。寒威千里望,玉立雪山崇。”在纳西人眼中,玉龙雪山是他们的“神山”,带来平安和幸福。
      到达玉龙索道的终点海拔4506米处,也就是木栈道的起点。云蒸雾绕中,我已看到那渴望已久的冰川遗址和皑皑白雪。山上的雪没有想象的多,大概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已波及至此。蔚为壮观的是,八万年前形成的冰川,在山壁上深深“刻画”出一道道白色的嶙峋的深沟,并象条巨大的舌头,继续向山下延伸,堪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沿着蜿蜒的木栈道向上慢慢艰难攀登,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终于抵达游客所能达到的最高点:海拔4680米。抬望眼,最高峰海拔5596米的“扇子陡”,巍然矗立眼前。
      这时,感觉头离天很近,仿佛伸手就能摘到路过的云彩。这时,一丝阳光似乎要扯开阴沉的天幕,努力从云层后露出头来,山峰和白雪也略微透出点明亮的光彩。难道上天要赐予我们“日照金山”的壮丽美景?
      好景不长,一会儿,雪山就恢复到那一丝丝的冰冷、含蓄和神秘。雪山是有生命的,再看神山时,它如同一位身披银甲、庄严的将军,挺拔屹立,纹丝不动,旷古无言,任风云变换、世纪流年,他始终守护着纳西人的美好家园。
 
幽幽古城岁月静好———自在漫行中的大理、丽江之二
     导读:选一个人迹罕至的淡季,寻一个原生态的去处,任凭自己闲逛发呆,且行且驻,濯涤尘思,你才能静享岁月之美好、文明之厚重……
     如同一枚历经岁月打磨的古老沉香,如同老外婆不离不弃随嫁多年的木衣箱,大理古城、丽江古镇(大研、束河、白沙)文化,静默而绵长,温润而深厚,一呼一吸中,让人不觉嗅到了儿时熟悉、亲切而馥郁的味道。
大理古城:心中皆有武侠梦
     一阳指、六脉神剑、凌波微步,乔峰、段誉、王语嫣、大理国王,江湖血雨腥风、刀光剑影,著有《天龙八部》的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带给了我们一个纯粹的武侠梦,大理就是梦的发源地。金庸先生著书前没到过大理,却能用笔舞动了一段千古传奇,引得多少游人追崇、神往,光这一点就显得格外神奇了。
     大理古城始建于明初,为历代滇西治府和屯军所在地,是西南丝绸之路的门户,也是商贾云集之处。古城历史文化悠久,在唐、宋年间几度为都,古为南诏国遗址。
     古城是主大街纵贯南北的棋盘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多为青石铺路,石头垒墙。街巷里白族民居筑有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一派古朴风貌。
    立于古城城墙上,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透出一种英气。远处,大理时期的皇家寺院崇圣寺三塔,互相依衬,浑然一体。大理时期佛教鼎盛,历史上大理国就有9个国王出家,大理被称“妙香佛国”名如其实。
     正如一部《天龙八部》,大理古城吸引着你。暴走在古色古香的大街小巷,沿街一树树黄灿灿的银杏叶美得耀眼,古城多了一分唐风宋韵,一分自在轻松,一分佛性禅意……
大研古镇:撩开纳西的神秘面纱
    3.8平方公里的大研古镇,没有城墙,安然伏在玉龙雪山脚下,这里人口的70%以上都是纳西族和其他的彝族和白族等。
      古城里的古朴小巷、青石板路和古式风格的院落民居都精致独到,木府、万古楼、普贤寺、五凤楼等人文建筑,各有千秋。走一走、看一看贯穿城中古老的柳树和清澈的泉水,似乎看见年华从指缝中一点点流淌下来。
      大研古镇西南隅,木府坐西朝东,占地46亩,气势万千。纳西民族首领木氏字元朝(1253) 世袭丽江土知府以来,历经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徐霞客到此一游,曾叹木府曰:官室之丽,拟于王者。
 
     虽然是少数民族,但是纳西民族推崇知识、注重礼仪,坚守忠义,着实可贵。府中细端详,木府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之谐音。大门三层石牌坊上昭然“忠义”二字,这是明朝皇帝所赐,嘉奖木氏土司对中央政府的忠心耿耿。另有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等,也充分体现了纳西族广纳多元文化之精髓。
     华灯初上,夜晚的大研古镇,大红的灯笼、喧嚣的酒吧和不归的游客,呈现出一种与白天迥异的热闹风情。20世纪40年代,俄国人顾彼得在丽江一住九年,回国后他“一直梦想找回并重新生活在重重大山使它与外部世界隔绝的美丽地方”,在英国出版了《被遗忘的王国》。
     而今,当“被遗忘的王国”引得人们争相慕名前来而一番宁静被打破的时候,我又担心古镇终会迷失它的原生态……
束河古镇:晨光中流转的文明
     一早7点多一点,天光微亮,在大家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我拨开客栈大门上的长条木栓,又轻轻带上门,一脚跨出院子。
     石板青青,如履琴键。束河古镇比起大研古镇,显得更为清新、亲近。镇中有条蜿蜒的青龙河,如同一条束带一般穿过城中,束河古镇的名字由此而来。
     经过一夜的喧嚣,四方街的清洁工们正繁忙清扫着游客留下的尘迹。四方街连接着四个方向的街巷。我朝着西方,信步走到青龙桥。这是一座400年来被脚步和岁月磨砺得发亮的青石板桥,古旧的石板路与静静流淌的流水,相生相依,如捋思绪,如诉往事,演绎出一幅“小桥流水”的写意诗画,以及一种处乱不惊的乡村情怀。
      束河古镇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田园阡陌绿意盎然,烟柳拂波倒映水中。赞美之余,本地人告知,方圆才1公里的古镇,竟然藏着“烟柳平桥、夜市萤火、断碑敲音、西山红叶、鱼水亲人、龙门望月、雪山倒映、石莲夜读”等“束河八景”?
      束河,也是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公元六世纪后期,滇藏这一路成千上万的马帮满载茶叶、皮制品等,南起云南思茅、普洱,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甚至更远的转口印度、尼泊尔。
      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餐露宿,克难排险,用生命和智慧开辟了一条通往域外的民间经贸之路,打造了闻名于世的茶马古道文明。
      巷中路过马帮头领曾经的家院,可不是大门上锁,就是门扉虚掩,让人不敢上前。脑中盘桓着无限的想象时,天边热闹起来,一回首,小巷深处似有马帮队伍踏石板路而来,于是,古镇往日的繁华和热闹随着马蹄声、铃铛声蔓延开来……
白沙古镇:触摸着远古的气息
       丽江古镇西北方的白沙古镇,生活节奏不象其他古城一样风风火火,而是不慌不忙,自由自在。
      古镇房屋多是老旧的土墙和灰瓦搭建,保持着平淡质朴的风貌和原汁原味的纳西原生态村落遗风。纳西族人曾在这消灭了入侵而来的巴人,这也是木氏土司最早发迹的地方。
      白沙古镇面积最小,知名度也较低。虽是如此,丝毫不影响它的独特“魅力”。当年木氏土司正值鼎盛之时,大建宫室,建成了一批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建筑,里面存有大量精美绝伦的壁画。据说,它们是由明、清的白族、藏族、汉族和纳西族的艺术家们共同完成,融入文化和宗教,色彩鲜明,线条清晰,人物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金沙江水汹涌澎湃,有力地击打着崖岸。上世纪80年代末,有人在金沙江流域的山崖岩洞里发现古岩画。这些岩画呈现单一的色彩,或红或白,简单的线条,内容则生动刻画了数千年前古人类打猎、舞蹈、骑马等场景。白沙古镇里存有金沙古岩画的大幅照片。
      不得不说,纳西人的一大“杰作”就是东巴文。东巴文是一种原始的图画象形文字,主要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书写东巴经文,故称东巴文。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东巴文被称之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
     如今,这些东巴文字在街巷中、旅途中随处可见,或在指路牌上,或在工艺品上,或在风景点介绍中……
      走出白沙景区,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墙面上,就并排刻画着“走”、“跑”、“爱”、“出生”、“怀孕”、“商量”等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图画象形东巴文。穿透文字,你能从中看到古纳西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么……

关键字: 云南大理 云南丽江 风花雪月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2.本文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我们转载的目的是在于信息的传播,而非商业用途,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投诉邮箱:27607189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