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旅游 > 山西 >

山西阳曲发现古代千佛造像 造型各异惟妙惟肖

搜趣旅游网 http://www.so766.com 时间:2014-04-25 09:28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山西阳曲发现古代千佛造像 造型各异惟妙惟肖

  千佛洞内发现的佛像。 本报通讯员 张旭武摄

  日前,山西省阳曲县文物部门在该县红峗山中的悬崖峭壁上的3个古代石洞中发现千余尊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石佛造像。据专家初步考证,这些佛洞造像至少凿刻于明代之前。

  红峗山,位于山西太原阳曲县东黄水村东北五公里处,山如斧劈,直插云霄,此次发现石佛造像的千佛洞、六仙洞和地佛洞就位于悬崖峭壁之上。这三处佛洞均以天然石洞修造而成,山峰险峻,无路可达。据当地村民讲,传说中这里曾搭有软梯,但由于风化严重,早已损毁,所以几乎无人踏足。

  为一探究竟,阳曲县文物部门组织专业的登山探险队员和两名随队记者历经七个多小时的攀爬,最终成功进入洞中。在距地面20米的千佛洞内,探险队员发现了凿刻于三面石壁之上的一千多尊浮雕佛像和两块碑刻。石刻佛像盘腿而坐、神态安详,部分佛祖造像的雕刻手法有鲜明的元代艺术风格。据石碑记载,千佛洞与地佛洞的重修年代为明崇祯年间,凿刻年代没有记载。据记载,千佛洞四周及中央,曾经塑有东方五佛彩像,除中间佛像为泥塑之外,四角有四尊铁佛。遗憾的是,中间的泥塑佛像遭到了破坏,四尊铁佛不知去向。

  据专家分析,千佛洞石窟是太原佛教艺术和石窟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佛教在晋阳地区艺术活动的直接反映。雕刻整体刀法娴熟、比例适中、线条婉转,呈现出一种有别于巨大石窟造型艺术的创作风格,反映了中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碰撞,对日后研究宗教艺术在北方地区的演变、发展,有着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探险队员在六仙洞和地佛洞也发现了两块石碑及一尊塑像。目前文物考古人员正在根据探险队员拍摄到的视频及照片资料进行研究,进一步确定佛洞凿刻年代及文物价值。太原市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常一民介绍说,我国的石头造像非常多,像这样的三处佛洞同处一地、分布又相对零散的情况比较少见。(记者邢兆远、李建斌 通讯员张旭武)

关键字:

1.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不对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2.本文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本站部分资源来自互联网,我们转载的目的是在于信息的传播,而非商业用途,如果您认为我们的转载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
投诉邮箱:276071892@qq.com。

太白与我语 穿越太白山全攻略

太白与我语 穿越太白山全攻略

太白山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的最高...

最新图文

阅读排行